10月30日-31日,由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專業委員會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文物修復技術研討會在銀川召開。會議主題為“新中國70年來文物修復領域技術總結與展望”,來自故宮、國家博物館等260余位一線文物修復專家圍繞文物修復領域技術的發展、文物修復保護的新技術與新材料、文物修復理念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我司應邀出席此次會議并作研討發言。馬維理董事長以“文物保護科技裝備的創新和應用”為主題,從文化+科技、 產品+服務的角度,闡述了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研發、文物數字化保護、整體修復室建設等內容。
在技術創新方面,介紹了楓華實用新型專利產品“防水型字畫古籍修復臺”、“字畫古籍高清拍攝修復儀”,以及為故宮“文物醫院”定制的大尺寸拼接拷貝工作臺等
在文物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方面,楓華以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區域中心、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控制系統、物聯網式文物庫房專用恒溫恒濕系統、博物館藏品管理云平臺、文物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等為技術創新點,同時加強與文博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取得了相關研究成果。
與河南博物院共同研發了具備48小時斷電后持續恒溫恒濕控制“文物古籍精品保管柜”,特別適用于中小型博物館、大型博物館精品庫房小空間特殊敏感文物保管,榮獲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項;滿足非專業攝影人員文物高像素圖像采集需求的“可移動便攜式高像素數字采集系統”等。
在整體修復室建設上,進行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等藏品修復實驗室標準化、整體化建設。
楓華致力于以文物為載體的文明的傳承,不斷加強協同創新和應用能力,為文物保護修復和文博事業發展貢獻企業自身力量。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